[Reading]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

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

这本书我读的是中文版 ——《人性的弱点》。不得不说,这个中文书名真的很“符合”这个浮躁的时代,很能吸引大家的眼球。
个人认为这个标题存在一定的误导性:本书列举了一些人际交往中的“技巧”,而这些技巧正是利用了人性的“弱点”已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,如赢得友情,提升对他人的影响力。这就是这个书名,搭配书的章节总结给人的印象,看上去像是本PUA学的著作。考虑到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,都可以称为是PUA学鼻祖了。

然而,我想说这本书完全不是这个目的。书中不止一次强调,这本书所列举的不是虚伪的“技巧”,而是要发自真心的态度。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观:真诚,尊重和积极的态度。

  • 真诚:称赞他人并不是为了希望别人帮自己的忙,或者让别人更能接受接下来的批评,因为这样反而让人觉得虚伪。
  • 尊重: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,因为受到尊重能给予对人生价值的满足,感觉心情愉悦。换位思考,你也不希望在和别人的交往中被别人坏了心情。所以说话前要换位思考,反问自己,别人这么对我说我想说的话,我的感觉会如何?
  • 积极的态度:这个可以帮助我们在潜意识里做到真诚,我们需要有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,而不是一直盯着别人的不足,这样我们说起话来自然而然就不是指责,而是表扬和建议了。

就这本书所传递的价值观,总体而言我个人是十分赞成的,但是可能是因为年代gap的原因,这本书中列举的例子总让我觉得有种小时候看“鸡汤文”的感觉:上小学的时候,学校组织买书,一整套十几本的《心灵鸡汤》系列只要30块(如果没记错的话),所以鸡汤真的就成了当时日常阅读很重要的一部分。说实话,至少从对人的影响上,我并不觉得鸡汤有什么不好的,相反,鸡汤的故事简单易懂,却又非常鼓舞人心(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)。在情绪低落时,喝上两口鸡汤真的能让人斗志满满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发现很多的鸡汤故事都是一个套路,甚至很大一部分都是人为编造出的故事,就是为了去印证作者的观点,就开始对鸡汤产生了不信任,觉得故事索然无味。现在喝鸡汤就和喝水一样,完全吸收不到营养了。

说回到本书,有些观点我就不赞成,比如作者提到要无私为他人着想。我一直坚信,每个人都是相对自私的。我不否认生活中,尤其是亲情中存在很多的无私付出,但对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或者刚刚认识的人,甚至同事,真的能做到完全的无私为他人着想?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对作者或者译者所说的“无私”给予了太严苛的定义,但我想表达的观点是,即使我们是自私的,并不影响最起码的礼仪与尊重(或者你称其为“虚伪”)。比如,同事因为种种原因,拿到了本来属于你的机会,有做的很好,得到了领导的表扬,你还是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赞美。尽管你无法做到完全的真诚,但至少不会让别人觉得你非常的狭隘。

说实话,我非常厌恶“虚伪”这个词 —— “我不高兴就是不高兴,为什么非要摆好脸色给你看?”。但人是社会动物,只要和其他人有接触,那就需要一定程度的违心与虚伪。既然无法改变社会,那就只能去适应它。但无论如何,都不能利用这点去伤害别人,做些“阳奉阴违”的事情,这可能就是虚伪的底线了吧。